"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消解--基于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 何雅媚  日期:2014-01-01 来源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2000)指出:许多有相当英语程度的中国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当西方人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继而提出"中国文化失语"概念。这一现象与新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目标相悖。
"传承儒学适应当代文化強国圆中国梦"
作者: 冯文玮  日期:2014-01-01 来源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中国梦"儒学智慧 国民素质 核心价值观 
描述:"中国梦"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实现这一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也是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因为"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中国自古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和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相似,都有着最为悠久丰富、最为连续完整的历史记录。五千年来,中国虽历尽磨难坎坷,却仍然不屈不挠,没有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沉沦、消亡,并以一个巨人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所依赖的力量与其久远传承的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也是侨居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我们在侨居国,传承了儒学及祖先勤俭持家
"天人合一"思想的本体意义及其比较学研究
作者: 王键  黄辉  日期:2015-01-01 来源 :第十八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庆阳市岐黄文化学术年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天人合一 构成 规律 自然本体 人通应天 天人通应 儒道  理学 生成 
描述:作者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有自然本体的人体与自然和谐统一与伦理本位的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两层含义。本文从生成、构成、规律性认知三个方面,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本体意义,即天地合气生人、人与天地自然同体同构、人与天地自然存在通应关系,并对儒、道、理学、医各家各派的思想作了比较,强调中医学参与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完善,其在生成、构成与规律性认知上的深刻把握和独特创新,是其他各家难以比拟的。
"天生物使之一本":《孟子》对戴震《原善》的影响
作者: 李畅然  日期:2013-01-01 来源 :2013·国际经学与文学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孟子》 条理 一本二本 戴震 心性 
描述:《孟子》在义理和话语两方面深深影响到戴震的《原善》。戴震将《易传》的"继善成性"与孟子的性善论区别为两个问题,前者是泛论,后者转轮人性受孟子断言"天生物使之一本"的鼓舞,戴震严厉批评宋儒所谓性分义理、气质两种的学说犯了"二本"的错误。《原善》关于心的论述,关于"仁义礼智圣"和"条理"话语的使用,都鲜明表现出《孟子》的启发和影响。
"江阴夏氏"理学家学与家庭教育考略
作者: 赵春辉  日期:2014-01-01 来源 :第十七届(2014)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 《江阴夏氏宗谱》 夏敬渠 家世 家学 
描述:清代著名小说家夏敬渠系出江阴望族,为文献世家。江阴夏氏始祖为夏坤元,由浙江绍兴迁入,七世祖夏维新为南街宗,即夏敬渠的高祖,而其曾祖则为夏霈、祖为夏敦仁、父为夏宗泗。江阴夏氏家学推崇理学,讲究忠孝、爱国,这也构成夏敬渠家庭教育传统。其家庭忠义观受到"夏氏三烈"以身殉明及夏霈的影响,崇儒辟佛的理学观念始于无锡叶氏姑侄二人,发展于夏敦仁,而成于江阴汤氏。叶氏姑侄为东林党人叶茂才之后,汤氏乃明代大理寺卿汤沐之后,均为理学世家。
"现当代新儒家"的使命与前瞻--从"波士顿儒家"与全球化下的儒学价值谈起
作者: 曾暐杰  日期:2015-01-01 来源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资源。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儒学在中国甚至世界呈现百家争鸣的盛况,如何使儒学作为中国发展与和谐的内涵、发扬儒学在当代的价值,甚至是透过儒学促进世界的和平交流与文化融通,是当代儒学的重要使命。因此,透过西方儒学如波士顿儒家的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儒学的发展应该放弃单一道统,从过去港台心性儒家的一元线性发展,转为百花齐放的现当代新儒家的多元发展样貌。也就是让港台心性儒家、当代新荀学、大陆新儒家(包括各种不同型态),并列齐鸣,在彼此交流与互动中,激荡出最适宜儒家在当代中
"礼"的视觉表达--关于黄伯思与《宣和博古图》
作者: 孔令伟  日期:2015-01-01 来源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庆历之际,学统四起"(全祖望《宋元学案》),自刘敞著《九经小传》后,宋儒的史学意识渐渐高涨,古器物遂成为解说经史、礼学的重要凭证,这是中国学术史的一次重要变化。在此过程中,宋人古物图谱之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考古图》、《博古图》这类为出土古物保留了最为珍贵的"目验"材料,从而使金石学成为可靠而又"真实"的学问。宋代的古器物图谱存在着两个系统,一类是礼图,另一类则是研究和著录性的器物谱。前者保留了自汉儒以下图解《仪礼》的传统,并为仿制古礼器制作提供了参考图形。其特点是类型稳定,形制简略,错误也较多。后者是对出土实物的著录,当然,也是儒臣研究成果的记录。这类图谱可以为仿古礼器制作提供修正意见。论文以《宣和博古图》的文本考订为出发点,从细节上考察了黄伯思等儒臣的宣和殿古物的著录活动,希望能从一个微小的侧面对宋儒的价值信仰,以及金石考证的方法进行还原。
"社会儒学"何以可能
作者: 谢晓东  日期:2010-01-01 来源 :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社会儒学"何以可能
"道教之真精神"的现代思考
作者: 张继禹  日期:2013-01-01 来源 :“儒释道融合之因缘”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道教之真精神"的现代思考
"阳有余阴不足"养生理论评述
作者: 严泽  日期:2013-01-01 来源 :中药类保健食品研制与中医养生方法研究专题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阳有余阴不足 中医养生 朱丹溪 
描述:朱丹溪(1281-1358)是历史上的著名儒医,他援儒入医,创立"阳有余阴不足"论,论述了相火妄动耗散真阴的医理,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了主静、修心的精神养生观及以节制为中心的房中与饮食养生观,构成了医学与哲学完美结合、强调从道德修养高度进行养生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虽然也具有唯心主义、禁欲主义的时代局限性,但成就还是伟大的。
< 1 2 ... 260 261 262
Rss订阅